大佛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wèn ]

读音:wèn

拼音:wen

简繁:問

五笔:UKD

五行:金

部外:暂无

五笔:UKD

笔画:6画

吉凶:吉

仓颉:LSR

结构:半包围

郑码:TLJ

四角:37601

区位:4642

统一码:95EE

异体字:問,?

英汉互译:ask about,inquire after

笔顺:点、竖、横折钩、竖、横折、横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743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442
1995年4861987年375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问姓主要源自:子姓、姬姓、姜姓。

问姓起源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汤后裔苑氏衍派问弓氏、问薪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据史籍《姓苑》记载,“问氏,系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所改。”苑氏,来源于中国奴隶制商王朝(公元前1562~前1066年)。自商汤建国到商纣王灭亡,商王朝共历四百九十余年,十七代,三十一王。商王朝,商汤始建都于亳(今山东曹县),之后有五次迁都,到盘庚时期(公元前1312~前1285年)最后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之后,商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都有了发展,特别到了武丁统治时期(公元前1271~前1213年)的五十几年间,商王朝处于强盛颠峰。

商王武丁在公元前1168年封其子文至苑(今河南新郑),为苑侯,其后代子孙以先祖爵名为氏,称苑氏。时间约,距1998年约3166年。苑氏一族的早期分布范围,可以从商朝武丁王及以后的商王朝统治范围来确定。武丁时期商王朝强盛,不断对外用兵,商的疆域日益扩大。据资料记载,其疆界西至陕西城固、山西万楼永和地区,北至邯(今河北涞易),南至湖北黄坡、江西清江,东至山东曲阜、泰安附近。因此,苑氏族人居住分布很广,主要在今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湖北、江西等省境内。在商以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苑氏的后代又以封官、分家封地、居住迁移等分衍出其他姓氏。据史籍《古今姓氏书辨证·党固传》中记载,有许多姓氏皆出自苑氏,其单姓有劝氏、运氏、艺氏、毳氏、故氏、暮氏、住氏、据氏、幽氏、昫氏、泽氏、奥阝(郁氏)、圃氏、叙氏、咀氏、矢氏、履氏、亲氏、陇氏、勇氏、辩氏、遣氏、铣氏、衍氏、启氏、科氏、人氏、政氏、悼氏、北氏,其复姓有问弓氏、问薪氏、王里氏、虎夷氏、牟孙氏、平陵氏、平宁氏、羌兀氏、霜乡氏、新和氏、新孙氏、固孙氏等。商汤时期,王朝以都城所在为核心布设军事要塞,以卫王畿。其军事要塞近都者多为环形分布,称腕弓(近弓);其军事要塞远都者多在边境,呈星形分布,称深弓(远弓);处于二者之间地带设置的军事要塞,为扇形分布,称问弓(中弓)。

商汤后裔问弓氏,即为掌管中弓军事力量的大夫,其后裔有以其官称“问弓”为姓氏者,称问弓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问氏者。

问姓起源二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期周武王给大司寇苏忿生的封地温邑,属于避难改姓为氏。据《宝应问氏家谱》记载,江苏扬州地区的一支问氏,系因张士诚之乱由温氏改姓而来。温氏源于西周时期的温国。据史籍《广韵》、《万姓统谱》等记载,西周初期,苏忿生在周朝任司寇,被封在温邑(今河南温县),称温侯。周襄王姬郑二年(晋惠公姬夷吾元年,公元前650年),温国被北狄人攻灭,国君温子逃往卫国,称为温氏。后来晋国大夫郤至(温季子、郤昭子)率军攻灭了狄人,温国邑地就成为了郤至的封邑。

春秋中叶的周简王姬夷十一年(公元前575年)农历6月,郤至在“鄢陵之战”中(今河南鄢陵)指挥晋军打败了强大的楚军,声威显赫,成为晋国执政上卿,从此郤氏一家三族权倾朝野,史称“三郤秉政”,结果引起其他晋国卿士大夫们的嫉妒。据典籍《国语·晋语》记载,晋文公姬重耳时期,“胥、籍、狐、箕、欒、郤、柏、先、羊舌、董、韩,寔掌近官。”因此,到了晋厉公姬寿曼执政,便对郤氏一族专权国政极为不满,就想找个借口除掉国中的这些强宗大族。有一次,晋历公带着群臣去打猎,郤至打到一头野猪,便派人给晋历公送去,不料却在半途被晋历公宠幸的寺人孟张夺去,郤至大怒之便下一箭射死了孟张。晋历公不明究竟,对此大为恼火,愤声说道:“季子欺余!(这老家伙欺负到我头上来了)”遂决定除掉郤氏一族。晋历公欲除郤氏的消息很快就被郤氏族人知道了,堂弟郤錡便主张抢先攻杀晋历公以保存自己,而郤至却愚忠地认为:宁可自己被杀,也不能犯上作乱。

周简王十二年(公元前574年)农历12月壬午日,晋历公纠合了一批与郤氏有怨仇的臣子们如栾书、胥童、夷羊五等,率甲士八百灭掉了郤氏一族,史称“晋灭三郤”。郤氏百年大族,一朝灰飞烟灭,三郤的尸首被陈列在朝堂上示众。这次事变后不久,晋厉公因为优柔寡断,也被栾书杀死。

郤至的子孙中有在“晋灭三郤”事件中成功出逃到其他诸侯国的,便以原郤至封邑命姓,称温氏。后该支温氏族人中有因避祸而迁徙至真如(今江苏扬州宝应)者,改“温”为谐音字“问”,称问氏。

问姓起源三

源于姜姓,出自东汉末期温侯吕布,属于避难改姓为氏。吕布:(公元?~198年),字奉先。五原九原人(今内蒙古包头)。著名东汉末年武将。吕布善弓马,精武艺,时号为“飞将”。他初在并州刺史(今山西太原)丁原手下任主簿,后杀丁原投靠董卓,晋升为骑都尉,又迁至中郎将,封都亭侯。后来,他曾因小故被董卓掷戟责打,心怀怨恨。当时司徒王允拟诛董卓,便借机与吕布密商,吕布答应为内应。汉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王允乘群臣大会未央殿之机,派吕布等在北掖门诛杀董卓。吕布以功授为奋威将军,封温侯。董卓部将李傕、郭汜进犯长安,吕布战败出走。先后投奔袁术、袁绍等割据诸侯。曾助袁绍击败张燕。因惧袁绍,被陈留太守(今河南开封)张邈收留,命为兖州牧,屯驻濮阳。未久,曹操率军攻吕。吕布战败,投奔割据徐州的刘备。其时刘备与袁术对峙。在袁术的鼓动下,吕布袭取下邳(今江苏睢宁),击败了刘备,自号徐州牧,并许刘备驻扎小沛(今安徽濉溪)。袁术曾派大军进攻刘备,刘备向吕布求救,吕布出面调停,使双方罢兵。

汉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吕布击败刘备,攻破小沛。曹操亲率军征讨。吕布不敌,被困于下邳,遣人求救于袁术,未果。吕布待军不善,在曹军围困之下,其部将侯成谋叛,擒住吕布及陈宫、高顺等人出降。吕布乞降未成,被曹操所杀。吕布的后代子孙中有以祖上爵位“温侯”为姓氏者,称温氏。其后裔赣州石城人温革(公元1006~1076年),为北宋时期的教育家、图书收藏家,也是客家地区私家办学之先驱。由于他所办学校规模大,藏书丰富,师资力量雄厚,所教学生人才辈出,名震朝野,被当朝宋仁宗下旨入京面圣,并赐为“进士”,敕封为“大儒”。

温革的后代在南宋末期撰有《海上仙方》一书,借外讽今,得罪了当朝权贵贾似道,全族被抄,有逃亡者改以谐音字“问”为姓氏,以避其难,世代相传至今。

问姓起源四

源于女真族,出自金国时期兀者群牧使温迪罕·蒲睹,属于避难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金史·温迪罕蒲睹传》记载,金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金国西京路桓州(今内蒙古锡林郭勒正蓝旗)爆发了以西北路招讨司译史契丹人撒八为首的契丹族人民大起义。当时在辽阳一带管理兀者部落畜牧生产女真贵族温迪罕·蒲睹是群牧使,撒八起义后,温迪罕·蒲睹为防备属下契丹族人民响应,命令手下家奴兵丁配备兵器时刻警卫。于是契丹牧民便巧妙地骗那些家奴兵丁说:“我们将要出兵伐宋,官府要查看兵器,请把你们的兵器借给我们用一用吧。”家奴们上当,纷纷将兵器借给了契丹牧民。结果契丹族人乘机起事,温迪罕·蒲睹只能束手就擒。契丹起义军捕获温迪罕·蒲睹后问他:“你愿意跟我们一起造反吗?”温迪罕·蒲睹回答:“吾家世受国厚恩,子侄皆仕宦,不能从汝反而累吾族也。”结果,温迪罕·蒲睹当即被起义军凌迟处死,其在堂子孙也一同被杀。

温迪罕·蒲睹的后裔族人有取其姓氏首音汉字谐音为“问”者,汉化姓氏为单姓问氏。

问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七百八十八位,以东莞、庐江、辽东、太原、襄州、郯郡、襄阳、宝应、桓州为郡望。

今安徽省的淮南地区,内蒙古自治区的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市乌审旗,河北省的承德市围场地区、保定市望都区,甘肃省的陇南市徽县,浙江省的宁波市余姚市,山西省的汾阳市、交城市、吕梁市临县,河南省的漯河市,湖北省的荆州市,重庆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江苏省的苏州市、扬州市宝应县,山东省的临沂市郯城县,陕西省的渭南市澄城县白水县,台湾省等地,均有问氏族人分布。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领八县。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置于唐朝,后世所称“东莞”皆指广东沿海的东莞。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襄州:亦称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郯郡:亦称东海郡、海州、郯城县。郯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昊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属于鲁国,“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郯国于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宝应县:春秋战国时期,宝应之地古称安宜,先属吴国,后属越国。秦朝时期建东阳县,属东海郡。汉朝时期分为东阳、平安、射阳三县地,先后属于临淮郡、广陵郡。隋朝初期为安宜县。唐朝时期唐肃宗上元三年农历4月16日(丙子,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唐肃宗传旨: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沿用至今。南宋时期先后升为宝应州、宝应军,领宝应、盐城、山阳、淮阴等县。明朝时期隶属高邮州。清朝时期隶属扬州府。民国时期先后属淮扬道、淮阴行政督察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合抗日战争时期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先后属苏北行政公署扬州、泰州专区。1953年1月宝应隶属江苏省扬州专区。1960年初析宝应湖以西置金湖县。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宝应县隶属扬州市,与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淮安市毗邻。

桓州:桓州城是金国西北边境的军事重镇,城址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俗名四郎城。金国为了抗击蒙古军南下,在北部边境地带挖掘了壕堑,派兵沿壕筑堡屯守,并在沿线设置了三处招讨司,即东北路招讨司、西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这些招讨司设置在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的天会年间(公元1123~1134年)。《金史·耶律怀义传》记载他于天会初年任西南路招讨使,金国天会十年(壬子,公元1132年)改任西路招讨使,说明至少在公元1132年时就已有了西北路招讨司。西北路招讨司所在地桓州城,为金代兴筑,以其地为汉朝乌桓族世居之地,所以命名为桓州。桓洲所在地为滦河上游,为辽代皇帝夏“捺钵”的地方。滦河发源于今河北沽源县境,河水发源的山辽代称为炭山,炭山北面称为凉陉,为避暑胜地。滦河上游为自南向北流,流经今正蓝旗政府所在地附近折向东流,河床两岸为广阔的冲积平川,金世宗仿效辽代皇帝的“四时捺钵”,选定滦河上游的平川为夏“捺钵”地点,原名为局里浒东,由于河岸的川地上盛产金莲花,便将这一带川地更名为金莲川。金莲花在夏秋时节盛开,花色金黄,娇艳诱人,金世宗尤其喜爱,说是“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现今这一带仍生队着这种著名的野花,成片地覆盖在夏秋季节的河旁绿色草原上,别有一番情趣。西北路招讨司最先设在燕子城,为皇帝常在此设宴和赐赏各部族而得名,为宴赐的意思,后改设抚州,城址在今河北张北县境。金世宗多次来到金莲川避暑,并筑有景明宫、扬武殿等宫殿。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移刺子敬考虑到皇带的安全,西北路招讨司又在皇帘行宫范围的内侧,便请求将西北路招讨司北迁至壕堑附近,以便护卫皇帝的夏“接钵”。于是金世宗使命西北路招讨使斜里虎北迁至壕堑附近,在金莲川上兴筑起桓州城,军额为威远军节度使,西北路招讨司移至桓州城,成为金国在西北边境的一处军事重镇。移刺子敬于金国大定二十二年(壬辰,公元1172年)致仕退休,故筑桓州城当应在金国大定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182年)以前,金国大定二年(壬午,公元1162年)以后的这段时间里。金章宗明昌三年(壬子,公元1192年)改桓州为刺史州,在旧桓州之北约十五公里另筑新桓州,即今正蓝旗四郎城。金国设置的招讨司,除了管领其界内壕堑沿线的防守外,而且是管领当地少数族的政权机关。它有着固定的辖区,既要管领其辖区内的女真族猛安谋克村寨,又要管领境内的契丹、奚、渤海、汪古等部族,甚至负责与边境以外的部族交往。在各部族地区设置部族、群牧三级政权,部族节度使、详稳、么胡、司吏、习尼昆、挞马等官吏。部族节度使为部族最高长官,下设详稳等官职,通常各部族立为一扎,每设详稳为最高长扎,此以下分设若干么胡。因此称各部族为纵人,各部族人组成的军队通称为规军。西北路招讨司境内的契丹族人口较多,因此有些时候用规人来代表契丹人。西北路招讨司下属的扎,已查明有苏漠(速木)典扎、胡都(胡睹)、霞马(辖木)、失鲁(石垒)扎等。纸字原来是契丹大字,后来混入汉字内使用,一般人都渎音为纠,也有人读作右的,出土文物上又写作风,多了一“人”旁。金国正隆五年(庚辰,公元1160年)西北路招讨司的译史撒八抗海陵王征调各地兵卒征宋,杀死了西北路招讨使,取出讨司库藏兵甲造反,遗八在战争中死去,由窝斡继立为都元帅,又自:立为帝,改元天正,率众与金兵抗争,辗转于临州、泰州、济州、韩州一带,并曾攻下过意州,直到金国大定二年(壬午,公元1162年)兵败身亡,这一次反金战争才被平息。桓州城址(四郎城)平面呈方形,城墙用土夯筑,残高五米,南北向,东西长约一千零五十二米,南北宽约一千一百三十六米,城外例加筑有马面,而马面间距离约六十米,现有东、西两城,并加筑有瓮城。城内东北角筑有子城,长宽各约二百九十米。中部及西南隅,有大型建筑台基。城内主重街道遗迹,可大致辨认出来。金世宗从金国大定十二年(壬辰,公元1172年)开始,每年或隔年到金川避暑,以仿效辽代皇帝的夏“捺钵”大多是在农历4、5月从中都出发,农历8、9月返回中都,往返时间四~五个月。金世宗在金莲川的主要活动是狩猎和宴赐各部族首领。金大定二十五年(乙巳,公元1185年)赵秉文赋有“金莲”诗一首,诗云:“一望金至五色中,离宫风月满云龙;向来蒸苫香销尽,何许蔷薇露染浓。秋水明边罗袜步,夕阳低处紫金容;长阳猎罢回天丈,万烛煌煌下翠峰。”描述了金世宗在金莲川狩猎的情况早出晚归邀游于秀丽的景色中。金世宗到金莲川的更重要活动是宴赐各部族首领,当时蒙古部已经倔起,用宴赐方式羁磨各部族首领,并在燕子城、羊城、狗烁等处开设榷利用“按钵”之名,巡边耀武,安抚北边部族,以巩固边防,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以在章宗时,北边战事频繁,皇帝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坐夏打围,取消了到金莲川的夏“捺钵”。只能在中都附近搞起象征性的“捺钵”。凉陉上的离宫别墅也随之而荒废。

东莞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襄州堂:以望立堂,亦称襄城堂。

郯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东海堂、海州堂、郯城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宝应堂:以望立堂。

桓州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一、(問)wè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甘肃之徽县、浙江之余姚、云南之路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中文大字典》注引《姓氏寻源》云:“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单姓。”望出襄阳。明代有问智,成化贡生。(按:问智,《姓氏词典》引作“问智成”,误矣。)

二、(問)

问姓分布:安徽淮南、内蒙古乌审旗、浙江余姚、台湾台北、屏东、高雄、山西汾阳、交城、陕西、江西新干、江苏高淳、武进、常州、北京、贵州正安、河北望都等地均有此姓。

问姓起源:见《姓苑》。一说,为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问氏。

问姓名人:

问至,东晋末夏主赫连勃勃之臣,尚书仆射,见《北史》。问智,明时宝应人,成化贡士。

郡望:襄阳。

历史名人

郡望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领八县。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置于唐朝,后世所称“东莞”皆指广东沿海的东莞。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襄州:亦称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郯郡:亦称东海郡、海州、郯城县。郯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昊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属于鲁国,“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郯国于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宝应县:春秋战国时期,宝应之地古称安宜,先属吴国,后属越国。秦朝时期建东阳县,属东海郡。汉朝时期分为东阳、平安、射阳三县地,先后属于临淮郡、广陵郡。隋朝初期为安宜县。唐朝时期唐肃宗上元三年农历4月16日(丙子,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唐肃宗传旨: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沿用至今。南宋时期先后升为宝应州、宝应军,领宝应、盐城、山阳、淮阴等县。明朝时期隶属高邮州。清朝时期隶属扬州府。民国时期先后属淮扬道、淮阴行政督察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合抗日战争时期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先后属苏北行政公署扬州、泰州专区。1953年1月宝应隶属江苏省扬州专区。1960年初析宝应湖以西置金湖县。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宝应县隶属扬州市,与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淮安市毗邻。

桓州:桓州城是金国西北边境的军事重镇,城址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俗名四郎城。金国为了抗击蒙古军南下,在北部边境地带挖掘了壕堑,派兵沿壕筑堡屯守,并在沿线设置了三处招讨司,即东北路招讨司、西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这些招讨司设置在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的天会年间(公元1123~1134年)。《金史·耶律怀义传》记载他于天会初年任西南路招讨使,金国天会十年(壬子,公元1132年)改任西路招讨使,说明至少在公元1132年时就已有了西北路招讨司。西北路招讨司所在地桓州城,为金代兴筑,以其地为汉朝乌桓族世居之地,所以命名为桓州。桓洲所在地为滦河上游,为辽代皇帝夏“捺钵”的地方。滦河发源于今河北沽源县境,河水发源的山辽代称为炭山,炭山北面称为凉陉,为避暑胜地。滦河上游为自南向北流,流经今正蓝旗政府所在地附近折向东流,河床两岸为广阔的冲积平川,金世宗仿效辽代皇帝的“四时捺钵”,选定滦河上游的平川为夏“捺钵”地点,原名为局里浒东,由于河岸的川地上盛产金莲花,便将这一带川地更名为金莲川。金莲花在夏秋时节盛开,花色金黄,娇艳诱人,金世宗尤其喜爱,说是“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现今这一带仍生队着这种著名的野花,成片地覆盖在夏秋季节的河旁绿色草原上,别有一番情趣。西北路招讨司最先设在燕子城,为皇帝常在此设宴和赐赏各部族而得名,为宴赐的意思,后改设抚州,城址在今河北张北县境。金世宗多次来到金莲川避暑,并筑有景明宫、扬武殿等宫殿。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移刺子敬考虑到皇带的安全,西北路招讨司又在皇帘行宫范围的内侧,便请求将西北路招讨司北迁至壕堑附近,以便护卫皇帝的夏“接钵”。于是金世宗使命西北路招讨使斜里虎北迁至壕堑附近,在金莲川上兴筑起桓州城,军额为威远军节度使,西北路招讨司移至桓州城,成为金国在西北边境的一处军事重镇。移刺子敬于金国大定二十二年(壬辰,公元1172年)致仕退休,故筑桓州城当应在金国大定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182年)以前,金国大定二年(壬午,公元1162年)以后的这段时间里。金章宗明昌三年(壬子,公元1192年)改桓州为刺史州,在旧桓州之北约十五公里另筑新桓州,即今正蓝旗四郎城。金国设置的招讨司,除了管领其界内壕堑沿线的防守外,而且是管领当地少数族的政权机关。它有着固定的辖区,既要管领其辖区内的女真族猛安谋克村寨,又要管领境内的契丹、奚、渤海、汪古等部族,甚至负责与边境以外的部族交往。在各部族地区设置部族、群牧三级政权,部族节度使、详稳、么胡、司吏、习尼昆、挞马等官吏。部族节度使为部族最高长官,下设详稳等官职,通常各部族立为一扎,每设详稳为最高长扎,此以下分设若干么胡。因此称各部族为纵人,各部族人组成的军队通称为规军。西北路招讨司境内的契丹族人口较多,因此有些时候用规人来代表契丹人。西北路招讨司下属的扎,已查明有苏漠(速木)典扎、胡都(胡睹)、霞马(辖木)、失鲁(石垒)扎等。纸字原来是契丹大字,后来混入汉字内使用,一般人都渎音为纠,也有人读作右的,出土文物上又写作风,多了一“人”旁。金国正隆五年(庚辰,公元1160年)西北路招讨司的译史撒八抗海陵王征调各地兵卒征宋,杀死了西北路招讨使,取出讨司库藏兵甲造反,遗八在战争中死去,由窝斡继立为都元帅,又自:立为帝,改元天正,率众与金兵抗争,辗转于临州、泰州、济州、韩州一带,并曾攻下过意州,直到金国大定二年(壬午,公元1162年)兵败身亡,这一次反金战争才被平息。桓州城址(四郎城)平面呈方形,城墙用土夯筑,残高五米,南北向,东西长约一千零五十二米,南北宽约一千一百三十六米,城外例加筑有马面,而马面间距离约六十米,现有东、西两城,并加筑有瓮城。城内东北角筑有子城,长宽各约二百九十米。中部及西南隅,有大型建筑台基。城内主重街道遗迹,可大致辨认出来。金世宗从金国大定十二年(壬辰,公元1172年)开始,每年或隔年到金川避暑,以仿效辽代皇帝的夏“捺钵”大多是在农历4、5月从中都出发,农历8、9月返回中都,往返时间四~五个月。金世宗在金莲川的主要活动是狩猎和宴赐各部族首领。金大定二十五年(乙巳,公元1185年)赵秉文赋有“金莲”诗一首,诗云:“一望金至五色中,离宫风月满云龙;向来蒸苫香销尽,何许蔷薇露染浓。秋水明边罗袜步,夕阳低处紫金容;长阳猎罢回天丈,万烛煌煌下翠峰。”描述了金世宗在金莲川狩猎的情况早出晚归邀游于秀丽的景色中。金世宗到金莲川的更重要活动是宴赐各部族首领,当时蒙古部已经倔起,用宴赐方式羁磨各部族首领,并在燕子城、羊城、狗烁等处开设榷利用“按钵”之名,巡边耀武,安抚北边部族,以巩固边防,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以在章宗时,北边战事频繁,皇帝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坐夏打围,取消了到金莲川的夏“捺钵”。只能在中都附近搞起象征性的“捺钵”。凉陉上的离宫别墅也随之而荒废。

东莞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襄州堂:以望立堂,亦称襄城堂。

郯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东海堂、海州堂、郯城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宝应堂:以望立堂。

桓州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一、(問)wè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甘肃之徽县、浙江之余姚、云南之路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中文大字典》注引《姓氏寻源》云:“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单姓。”望出襄阳。明代有问智,成化贡生。(按:问智,《姓氏词典》引作“问智成”,误矣。)

二、(問)

问姓分布:安徽淮南、内蒙古乌审旗、浙江余姚、台湾台北、屏东、高雄、山西汾阳、交城、陕西、江西新干、江苏高淳、武进、常州、北京、贵州正安、河北望都等地均有此姓。

问姓起源:见《姓苑》。一说,为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问氏。

问姓名人:

问至,东晋末夏主赫连勃勃之臣,尚书仆射,见《北史》。问智,明时宝应人,成化贡士。

郡望:襄阳。

姓氏源流

一、(問)wè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甘肃之徽县、浙江之余姚、云南之路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中文大字典》注引《姓氏寻源》云:“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单姓。”望出襄阳。明代有问智,成化贡生。(按:问智,《姓氏词典》引作“问智成”,误矣。)

二、(問)

问姓分布:安徽淮南、内蒙古乌审旗、浙江余姚、台湾台北、屏东、高雄、山西汾阳、交城、陕西、江西新干、江苏高淳、武进、常州、北京、贵州正安、河北望都等地均有此姓。

问姓起源:见《姓苑》。一说,为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问氏。

问姓名人:

问至,东晋末夏主赫连勃勃之臣,尚书仆射,见《北史》。问智,明时宝应人,成化贡士。

郡望:襄阳。

堂号

东莞郡:西汉时期有东莞县,治所在今山东沂水。东汉末建安初年(丙子,公元196年),分琅琊郡、齐郡置城阳郡,治所在今山东省沂水县东北,领八县。晋朝晋武帝泰始元年(乙酉,公元265年)改置为东莞郡,置于晋陵(今江苏常州)东南一带,南北朝时期的南齐末年废黜,其时辖地在今山东临朐、沂水、蒙阳、沂源、莒县一带。今广东省东莞市建制置于唐朝,后世所称“东莞”皆指广东沿海的东莞。

庐江郡:秦朝时期为九江郡,在楚汉之际分出一部分为庐江郡,汉朝时期名为舒。隋朝开皇年间(公元581~600年)置庐江县,治所在舒(今安徽庐江),其时辖地在今安徽省长江以北庐江一带。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太原府:亦称太原郡。战国时期秦国庄襄王四年(乙卯,公元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其时辖地在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南部一带、霍山北部一带地区。北魏时期辖地在今山西省阳曲县、交城市、平遥市、和顺县之间的晋中一带地区。隋朝时期改晋阳为太原,又另设晋阳,与太原同城。唐太原府洽亦在此地。宋太宗太平兴国中期(庚辰,公元980年)改并州为太原府,移治阳曲(今山西太原)。以后宋朝、金国的河东路、河东北路,明、清两朝以来皆为府。民国时期改为市,成为山西省会所在,一直沿用至今。

襄州:亦称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郯郡:亦称东海郡、海州、郯城县。郯郡治所在郯(今山东郯城),后置郯县,属徐州刺史部,为县、郡、刺史部治,在氏族社会末期境内已有人群定居,时境为“东夷”之地,太昊氏为东夷一著名酋长,少嗥氏为黄帝族向东发展的一支,与夷族杂居于此,称“炎”地,周朝时期封炎族首领于此,称炎国,后演化为郯国。春秋时期,郯国附属于鲁国,“郯子朝鲁”、“孔子师郯子”即出于此。战国时期,郯国于周威烈王十二年(丁卯,公元前414年)为越国所灭。秦朝时期始置郯郡,后改称东海郡。秦、汉之际曾称郯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郑城一带,治所在郯城县北部;西汉时期下辖三十七县,其时辖地在今山东费县、临沂、江苏赣榆以南,山东枣庄、江苏邳州以东和宿迁、灌南以北一带地区。

襄阳郡:东汉朝建安十三年(戊寅,公元198年)分南郡、南阳两郡各一部份置襄阳郡,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南漳县、宜城县、当阳县、远安县等一带,治所在襄阳(今湖北襄樊襄城区)。晋朝时期入为荆州治所。南北朝时期梁国置为南雍州,西魏改为襄州。隋朝时期改为襄阳郡。唐朝武德四年(辛巳,公元621年)高宗李渊平定王世充后,改为襄州,因原隋朝旧名而领襄阳、安养、汉南、义清、南漳、常平六县。州置山南道行台,统交、广、安、黄、寿等二百五十七州。唐朝武德五年(壬午,公元622年)撤酂州,以阴城、谷城二县来属于。唐朝武德七年(甲申,公元624年)罢行台为都督府,督襄、邓、唐、均、淅、重七州。唐朝贞观元年(丁亥,公元627年)废重州,以荆山县来属于。唐朝贞观六年(壬辰,公元632年)废都督府。唐朝贞观八年(甲午,公元634年)废鄀州,以率道、乐乡二县来属于。又撤常平入襄阳,撤阴城入谷城,撤南津入义清,撤汉南入率道。唐朝天宝元年(壬午,公元742年)改为襄阳郡。唐朝天宝十四年(乙未,公元755年)置防御使。唐朝乾元元年(甲午,公元874年)复为襄州。唐朝上元二年(乙亥,公元675年)置襄州节度使,领襄、邓、均、房、金、商等州,自后为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辖领襄阳、邓城、谷城、义清、南漳、乐乡诸县。以后襄阳为历朝郡、州、道、府之治所。

宝应县:春秋战国时期,宝应之地古称安宜,先属吴国,后属越国。秦朝时期建东阳县,属东海郡。汉朝时期分为东阳、平安、射阳三县地,先后属于临淮郡、广陵郡。隋朝初期为安宜县。唐朝时期唐肃宗上元三年农历4月16日(丙子,公元762年5月14日)因真如献宝,唐肃宗传旨:上元三年改为宝应元年,安宜县更名为宝应县,沿用至今。南宋时期先后升为宝应州、宝应军,领宝应、盐城、山阳、淮阴等县。明朝时期隶属高邮州。清朝时期隶属扬州府。民国时期先后属淮扬道、淮阴行政督察区。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合抗日战争时期属苏皖边区第二行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先后属苏北行政公署扬州、泰州专区。1953年1月宝应隶属江苏省扬州专区。1960年初析宝应湖以西置金湖县。1983年3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宝应县隶属扬州市,与开国总理周恩来的故乡淮安市毗邻。

桓州:桓州城是金国西北边境的军事重镇,城址在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俗名四郎城。金国为了抗击蒙古军南下,在北部边境地带挖掘了壕堑,派兵沿壕筑堡屯守,并在沿线设置了三处招讨司,即东北路招讨司、西北路招讨司、西南路招讨司。这些招讨司设置在金太宗完颜晟即位后的天会年间(公元1123~1134年)。《金史·耶律怀义传》记载他于天会初年任西南路招讨使,金国天会十年(壬子,公元1132年)改任西路招讨使,说明至少在公元1132年时就已有了西北路招讨司。西北路招讨司所在地桓州城,为金代兴筑,以其地为汉朝乌桓族世居之地,所以命名为桓州。桓洲所在地为滦河上游,为辽代皇帝夏“捺钵”的地方。滦河发源于今河北沽源县境,河水发源的山辽代称为炭山,炭山北面称为凉陉,为避暑胜地。滦河上游为自南向北流,流经今正蓝旗政府所在地附近折向东流,河床两岸为广阔的冲积平川,金世宗仿效辽代皇帝的“四时捺钵”,选定滦河上游的平川为夏“捺钵”地点,原名为局里浒东,由于河岸的川地上盛产金莲花,便将这一带川地更名为金莲川。金莲花在夏秋时节盛开,花色金黄,娇艳诱人,金世宗尤其喜爱,说是“莲者连也,取其金枝玉叶相连之义”。现今这一带仍生队着这种著名的野花,成片地覆盖在夏秋季节的河旁绿色草原上,别有一番情趣。西北路招讨司最先设在燕子城,为皇帝常在此设宴和赐赏各部族而得名,为宴赐的意思,后改设抚州,城址在今河北张北县境。金世宗多次来到金莲川避暑,并筑有景明宫、扬武殿等宫殿。金世宗大定年间(公元1161~1189年)移刺子敬考虑到皇带的安全,西北路招讨司又在皇帘行宫范围的内侧,便请求将西北路招讨司北迁至壕堑附近,以便护卫皇帝的夏“接钵”。于是金世宗使命西北路招讨使斜里虎北迁至壕堑附近,在金莲川上兴筑起桓州城,军额为威远军节度使,西北路招讨司移至桓州城,成为金国在西北边境的一处军事重镇。移刺子敬于金国大定二十二年(壬辰,公元1172年)致仕退休,故筑桓州城当应在金国大定二十二年(壬寅,公元1182年)以前,金国大定二年(壬午,公元1162年)以后的这段时间里。金章宗明昌三年(壬子,公元1192年)改桓州为刺史州,在旧桓州之北约十五公里另筑新桓州,即今正蓝旗四郎城。金国设置的招讨司,除了管领其界内壕堑沿线的防守外,而且是管领当地少数族的政权机关。它有着固定的辖区,既要管领其辖区内的女真族猛安谋克村寨,又要管领境内的契丹、奚、渤海、汪古等部族,甚至负责与边境以外的部族交往。在各部族地区设置部族、群牧三级政权,部族节度使、详稳、么胡、司吏、习尼昆、挞马等官吏。部族节度使为部族最高长官,下设详稳等官职,通常各部族立为一扎,每设详稳为最高长扎,此以下分设若干么胡。因此称各部族为纵人,各部族人组成的军队通称为规军。西北路招讨司境内的契丹族人口较多,因此有些时候用规人来代表契丹人。西北路招讨司下属的扎,已查明有苏漠(速木)典扎、胡都(胡睹)、霞马(辖木)、失鲁(石垒)扎等。纸字原来是契丹大字,后来混入汉字内使用,一般人都渎音为纠,也有人读作右的,出土文物上又写作风,多了一“人”旁。金国正隆五年(庚辰,公元1160年)西北路招讨司的译史撒八抗海陵王征调各地兵卒征宋,杀死了西北路招讨使,取出讨司库藏兵甲造反,遗八在战争中死去,由窝斡继立为都元帅,又自:立为帝,改元天正,率众与金兵抗争,辗转于临州、泰州、济州、韩州一带,并曾攻下过意州,直到金国大定二年(壬午,公元1162年)兵败身亡,这一次反金战争才被平息。桓州城址(四郎城)平面呈方形,城墙用土夯筑,残高五米,南北向,东西长约一千零五十二米,南北宽约一千一百三十六米,城外例加筑有马面,而马面间距离约六十米,现有东、西两城,并加筑有瓮城。城内东北角筑有子城,长宽各约二百九十米。中部及西南隅,有大型建筑台基。城内主重街道遗迹,可大致辨认出来。金世宗从金国大定十二年(壬辰,公元1172年)开始,每年或隔年到金川避暑,以仿效辽代皇帝的夏“捺钵”大多是在农历4、5月从中都出发,农历8、9月返回中都,往返时间四~五个月。金世宗在金莲川的主要活动是狩猎和宴赐各部族首领。金大定二十五年(乙巳,公元1185年)赵秉文赋有“金莲”诗一首,诗云:“一望金至五色中,离宫风月满云龙;向来蒸苫香销尽,何许蔷薇露染浓。秋水明边罗袜步,夕阳低处紫金容;长阳猎罢回天丈,万烛煌煌下翠峰。”描述了金世宗在金莲川狩猎的情况早出晚归邀游于秀丽的景色中。金世宗到金莲川的更重要活动是宴赐各部族首领,当时蒙古部已经倔起,用宴赐方式羁磨各部族首领,并在燕子城、羊城、狗烁等处开设榷利用“按钵”之名,巡边耀武,安抚北边部族,以巩固边防,才是他真正的意图。所以在章宗时,北边战事频繁,皇帝也没有闲情逸致去坐夏打围,取消了到金莲川的夏“捺钵”。只能在中都附近搞起象征性的“捺钵”。凉陉上的离宫别墅也随之而荒废。

东莞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太原堂:以望立堂。

襄州堂:以望立堂,亦称襄城堂。

郯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东海堂、海州堂、郯城堂。

襄阳堂:以望立堂。

宝应堂:以望立堂。

桓州堂:以望立堂。

庐江堂:以望立堂。

一、(問)wè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河北之围场、甘肃之徽县、浙江之余姚、云南之路南等地有分布。汉族姓氏,《续通志·氏族略》收载。《中文大字典》注引《姓氏寻源》云:“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单姓。”望出襄阳。明代有问智,成化贡生。(按:问智,《姓氏词典》引作“问智成”,误矣。)

二、(問)

问姓分布:安徽淮南、内蒙古乌审旗、浙江余姚、台湾台北、屏东、高雄、山西汾阳、交城、陕西、江西新干、江苏高淳、武进、常州、北京、贵州正安、河北望都等地均有此姓。

问姓起源:见《姓苑》。一说,为问弓氏、问薪氏之后改为问氏。

问姓名人:

问至,东晋末夏主赫连勃勃之臣,尚书仆射,见《北史》。问智,明时宝应人,成化贡士。

郡望:襄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