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shū ]

读音:shū

拼音:shu

简繁:舒

五笔:WFKB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WFKB

笔画:12画

吉凶:吉

仓颉:ORNIN

结构:左右

郑码:ODXI

四角:87622

区位:4270

统一码:8212

异体字:忬,紵,?

英汉互译:open up,unfold,stretch out,comfortable,easy

笔顺:撇、点、横、横、竖、竖、横折、横、横撇/横钩、点、横撇/横钩、竖钩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782018年2014年
2013年1432007年2006年164
1995年1431987年1471982年203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123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舒姓主要源自:姬姓、己姓、任姓。

舒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西周初年周武王所封的群舒国之后裔,属于以国名为氏。春秋时期,在今江淮一带有舒、舒庸、舒蓼、舒鸠、舒龙、舒鲍、舒龚等小国,史称“群舒”。这些小国都是周武王姬发在灭殷商后,在分封皋陶后裔时所建的封国,皆为子爵小诸侯国。皋陶是传说中的少昊氏支裔,东夷部族首领之一,主要活动在奄地一带(今山东曲阜)。虞舜执政时期,皋陶曾担任负责任掌管刑法的士,他以正直著称。大禹继舜为帝后,皋陶亦继续受到重用。群舒诸国起先在周惠王姬阆二十年(公元前657年)被嬴姓的徐国所攻取,后又在周襄王姬郑七年(公元前645年),楚国与徐国之间爆发的大规模“娄林之战”中,乘机脱离徐国控制而分别复国。周定王姬瑜六年(公元前601年),楚庄王芈旅(熊侣)首灭蓼舒国;周简王姬夷十二年(公元前574年),楚庄王再灭舒庸国;周灵王姬夷二十四年(公元前548年),在楚、吴两国交战之际,舒鸠国又被楚康王芈昭(熊居)所灭;其余的群舒诸国在其后也陆续被灭于楚国。

灭国后,群舒诸国的公族后代就以原国名为姓氏,称舒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舒氏正宗。舒氏族人大多尊奉皋陶为得姓始祖。

舒姓起源二

《史记·楚世家》

源于己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寿舒,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寿舒,地在今山东省日照市莒县店子集镇黄草坡一带,是春秋时期莒国之地,为战略要冲,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例如在史籍《左传·襄二十三年》中记载:“明日将复战,期于寿舒。寿舒,莒地。”也就是记载了周简王姬夷二十二年(公元前550年)齐国与莒国之间著名的“蒲侯之战”:齐灵公姜环与莒子相约于明日在寿舒再战。

莒国灭亡并被宿敌齐国吞并后,居于寿舒及其周边一带的国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寿舒氏、蒲侯等,后省文简化为单姓舒氏、寿氏、蒲氏、侯氏等,世代相传至今。

舒姓起源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

⑴。蒙古族舒穆尔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锡伯族、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徐氏、苏氏。

⑵。蒙古族舒穆禄氏,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umuru Hala

《舒氏家乘》长卷。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

舒姓起源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八旗通志》记载:

⑴.满族秋舒哩氏,满语为Ciosuri Hala,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县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秋氏等。

⑵.满族书玛哩氏,亦称石马拉氏,满语为Sumari Hala,汉义“小口袋”,世居虎尔哈(今黑龙江黑河对岸俄罗斯地区)、海兰(今吉林和龙海兰河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石氏等。

⑶.满族舒佳氏,满语为Sugiya Hala,祖先原为汉族,东汉末期被辽东鲜卑乌桓部虏携后融入鲜卑族,后逐渐演化为辽东女真,世居法喀堡子(今辽宁新民法哈牛镇)。后有赫哲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

⑷.满族舒禄氏,源出辽国时期回鹘民族的述律部,满语为Sulu Hala,汉义“白马”,世居长白山地区,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苏氏、徐氏等。

⑸.满族舒尔都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梭罕部,以姓为氏,满语为Surdu Hala,世居叶赫(今吉林梨树),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

⑹.满族舒发察氏,满语为Sufaca Hala,世居绥河(今吉林扶余),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察氏等。

⑺.满族舒墨哩氏,满语为Sumuri Hala,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

⑻.满族舒穆哩氏,亦称苏某力氏,满语为Sumuri Hala,世居海兰木(今黑龙江瑗珲黑河镇对岸海兰泡)、萨尔碧图(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与鄂伦春自治旗交界处诺敏河中游),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莫氏、舒氏等。

⑼.满族舒克都哩氏,满语为Sukduri Hala,世居绥芬(今黑龙江绥芬河口岸地区),清朝中叶以后冠汉姓为舒氏。

⑽.满族舒噜氏,亦称舒穆禄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石抹部,满语为Suru Hala,世居科尔沁(今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草原)。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

⑾.满族他塔喇氏,亦称他塔拉氏,满语为Tatara Hala,汉义“特别多”,世居扎库木(今辽宁新宾伊勒登河西岸下营子)、安褚拉库(今松花江上游二道江流域)、宁古塔(今黑龙江宁安)、扎克丹(今辽宁抚顺)、萨尔浒(今辽宁抚顺东部)、马察(今吉林浑江)、沾河(今吉林双阳河流域)、乌苏(今吉林伊通)、伊兰木(今甘肃兰州皋兰)、海州(今辽宁海城)、十方寺(今辽宁沈阳西北石佛寺)、吉林乌拉(今吉林永吉)、长白山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唐氏、谭氏等。

⑿.满族舒善觉罗氏,满语为Susangiolo Hala,世居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

⒀.满族舒舒觉罗氏,满语为Susugiolo Hala,世居佛阿拉城(今辽宁新宾永陵镇),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舒氏。

舒姓起源五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土家族、彝族、傣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舒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氏,世代相传至今。

舒姓起源六

源于任姓,据《左传》

滕侯、薛侯争长(隐公十一年)

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

薛侯曰:“我先封。”

滕侯曰:“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

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曰:“君为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曰: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贶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

薛侯许之。乃长滕侯。

不敢与诸任齿---不敢与任姓诸国争论!

诸任-----在史籍《左传》中疏云:“世本氏姓篇云:‘任姓,谢、章、薛、舒、吕、祝、终、泉、毕、过。’言此十国皆任姓也。”

舒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四十六位,人口约九十八万四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2%左右。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六五七年徐国灭舒,公元前五五二年,复国后的舒国再次被楚国灭亡。此后之舒姓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均以安徽庐江为其繁衍的中心,后逐渐昌盛为舒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庐江。并有舒姓子孙逐渐播迁于当时楚国的腹地——今湖南、湖北一带。

始皇统一六国,不久又为高祖刘邦所灭,秦汉均为统一的国家,时长安(今陕西西安)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故有舒姓子孙迁居该地,并逐渐兴旺昌盛起来,因该地长期属京兆郡,故后世舒姓子孙有以京兆为其郡望堂号的。以后北方各地的舒姓大多源自京兆郡,后来舒姓成了北方的著姓之一。东汉时,舒姓才有人散见于史册,其中的东汉义士舒邵兄弟为陈留(今河南开封)人。

三国时,陈留人舒燮播迁江南。两晋南北朝时,由于社会动荡,避居江南之舒姓渐多,并与原居于南方的舒姓相融合,使舒姓又开始成为南方大姓之一。此际,北方舒姓的巨鹿郡望也已形成。隋唐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渐多。

唐代的安史之乱和黄巢起义更促进了北方舒姓的南迁,两宋之际见诸史册之舒姓日盛,从这些历史名人的籍贯来分析,可以知晓舒姓已播迁繁衍于今浙江之东阳、慈溪、余姚、奉化、宁海,安徽之旌德、沈丘,江西之吉安、靖安等地。元时,今福建、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川等南方各地都有了舒姓人活动的身影。

明初,山西舒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湖北、江苏、安徽、河南、山东等地。之后到清中叶,舒姓分布之地更广,并有渡海赴台,远播海外者。

如今,舒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为多,上述四省之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的百分之八十三。舒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四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七六。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京北郡:亦称邓城府、邓城县,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本春秋邓国地,楚文王灭之而有其地。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邓,置邓县,属南阳郡。汉因之。更始二年,封王常为邓王。建武三年,岑彭破秦丰兵于邓,进围黎丘。晋曰邓城县,属襄阳郡。太元七年,桓冲伐秦,攻襄阳,苻坚遣苻、慕容垂等救之。军新野,垂军邓城,桓冲退屯沔南。晋末侨置京北郡。刘宋大明末,割襄阳西界为实土,邓县属焉。齐因之。永泰初,魏人取沔北五郡,崔慧景等驰救,大败于邓城。既而魏主宏攻围邓城,齐将曹虎拒守,经月不下。梁承圣三年,西魏宇文泰遣于谨等攻江陵,军至樊、邓,梁王?率众会之。后周时,邓城县废。唐武德三年,以王世充兄子弘烈据襄阳,遣李大亮安抚樊邓,以图襄阳。大亮遂自邓城攻拔樊城。贞元末,移临汉县治古邓城,遂为邓城县,仍属襄州。乾宁五年,朱全忠侵忠义帅赵匡凝,败襄州兵于邓城。宋亦为邓城县。元朝时期省废。今为邓城镇。《南北对境图》:自邓城南过新河至樊城。《一统志》:邓城旁近有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渔浦、新城、淳河、滚河十城。蒙古围襄阳,分筑诸城于要津,以绝粮援。故址尚存。又《元和志》:邓塞故城,在临汉县东南二十二里,南临宛口,阻一小山,号曰邓塞。孙坚破黄祖于此山下,魏常于此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辨亡论》:魏氏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谓此也。《水经注》:邓塞者,邓城东南小山,淯水经其东。王氏曰:此为古邓国。宋庆元二年,襄阳守臣程九万请筑邓城堰,以防金兵冲突,遂为农田灌溉之利。邓城在府东北十二里,古邓子国。《左传》桓九年,楚师围,即此。《寰宇记》:城,在邓城南八里。晋置县,属襄阳郡,后废,归入襄阳。

京兆堂:以望立堂。

虞江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紫阳堂:以望立堂。

京北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亦称钜鹿堂。

阆风堂:宋朝时,舒岳祥任承直郎。宋朝灭亡后,避居奉化,不做元朝的官,读书于阆风台,著有《阆风集》二百余卷传世。

一、shū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澄海,云南之河口、陇川,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傣、侗、土家、傈僳、锡伯、赫哲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潜夫论》注云:“系出任氏,黄帝后。”

2、郑樵注云:“亦曰舒鸠氏,子爵,偃姓,皋陶之后也。舒子平,僖三年为徐所灭,其后复立。襄二十一年,舒鸠子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今庐州舒城,本旧名也,其地在楚徐之间,故为二国所灭。或言:舒之种类多,舒子平与舒鸠子自是二国,故舒城西有龙舒;或曰:舒有五名: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望出钜鹿。”其《总论·别族》则云:“舒氏之族见于当时者,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六曰舒鲍。”

3、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改为单姓“舒”。见《满族姓氏录》。

4、锡伯族之舒穆尔氏亦改为单姓“舒”,盖取其首音谐以“舒”字而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东汉有舒邵;唐代有舒元舆;清代有舒拉当;当代有舒庆春,满族,系出舒穆禄氏,现代作家,笔名老舍。

二、

舒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6%。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83%。

舒姓起源:

1、系自任姓。黄帝之后任姓之裔有舒氏。

2、周时舒国(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舒县故城),子爵,春秋时徐灭舒子国,子孙以国为氏。

3、清满洲八旗姓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等后均改为舒氏。今满族姓。

4、土家、赫哲等民族均有此姓。

舒姓名人:

舒邵,东汉陈留人,袁术时为阜陵长。

郡望:巨鹿、京兆、庐江。

历史名人

舒姓古代名人

舒元舆唐朝,御史中丞、诗人,婺州东阳人。元和中,登进士第,调鄠尉。裴度表掌兴元书记,拜监察御史,再迁刑部员外郎,改著作郎,分司东都。李训与元舆善,训用事,再迁左司郎中。御史大夫李固言表知杂事,固言辅政,权知御史中丞。不三月,即真,兼刑部侍郎,专附郑注。月中,以本官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甘露之变,为仇士良所害。诗六首,编为一卷。

舒瞵宋朝,称“第一教授”,奉化(今属浙江)人,南宋官吏、学者。乾道八年(一一七二)进士,为徽州教授,时称“第一教官”。官终宜州通判。谥文靖,有《舒文靖集》。(更多资料请进入,舒瞵)

舒邦佐南宋,官吏、学者,隆兴府靖安人,淳熙八年进士,历任蒲圻主簿、善化主簿、衡州录事参军。治事廉明,去官之日,百姓痛哭流涕。有《双峰猥稿》。

舒邵东汉末年,字仲应(一作仲膺),陈留人,与兄长舒伯膺俱为名士。他曾为伯膺复仇杀人,事发后,兄弟争死,并得免刑,海内称“义”。后出任袁术的沛相。时天旱岁大荒,士民冻馁,江、淮闲相食殆尽。袁术以米十万斛与为军粮,舒邵却将其悉散以给饥民。袁术闻之大怒,陈兵将斩之。舒邵说:“知当必死,故为之耳。宁可以一人之命,救百姓于涂炭。”袁术深受感动,下马牵之曰:“仲应,足下独欲享天下重名,不与吾共之邪?”后晋升邵为阜陵长。

舒清明朝,廉吏,江西德兴人,成化进士,授工部主事,历营缮郎中,后擢河南参议,再迁四川布政使。曾创立递减法,大大减轻百姓负担。又抗疏切谏朝廷对地方古琴等古物的索取,深受百姓爱戴,是当时有名的廉吏。

郡望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京北郡:亦称邓城府、邓城县,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本春秋邓国地,楚文王灭之而有其地。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邓,置邓县,属南阳郡。汉因之。更始二年,封王常为邓王。建武三年,岑彭破秦丰兵于邓,进围黎丘。晋曰邓城县,属襄阳郡。太元七年,桓冲伐秦,攻襄阳,苻坚遣苻、慕容垂等救之。军新野,垂军邓城,桓冲退屯沔南。晋末侨置京北郡。刘宋大明末,割襄阳西界为实土,邓县属焉。齐因之。永泰初,魏人取沔北五郡,崔慧景等驰救,大败于邓城。既而魏主宏攻围邓城,齐将曹虎拒守,经月不下。梁承圣三年,西魏宇文泰遣于谨等攻江陵,军至樊、邓,梁王?率众会之。后周时,邓城县废。唐武德三年,以王世充兄子弘烈据襄阳,遣李大亮安抚樊邓,以图襄阳。大亮遂自邓城攻拔樊城。贞元末,移临汉县治古邓城,遂为邓城县,仍属襄州。乾宁五年,朱全忠侵忠义帅赵匡凝,败襄州兵于邓城。宋亦为邓城县。元朝时期省废。今为邓城镇。《南北对境图》:自邓城南过新河至樊城。《一统志》:邓城旁近有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渔浦、新城、淳河、滚河十城。蒙古围襄阳,分筑诸城于要津,以绝粮援。故址尚存。又《元和志》:邓塞故城,在临汉县东南二十二里,南临宛口,阻一小山,号曰邓塞。孙坚破黄祖于此山下,魏常于此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辨亡论》:魏氏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谓此也。《水经注》:邓塞者,邓城东南小山,淯水经其东。王氏曰:此为古邓国。宋庆元二年,襄阳守臣程九万请筑邓城堰,以防金兵冲突,遂为农田灌溉之利。邓城在府东北十二里,古邓子国。《左传》桓九年,楚师围,即此。《寰宇记》:城,在邓城南八里。晋置县,属襄阳郡,后废,归入襄阳。

京兆堂:以望立堂。

虞江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紫阳堂:以望立堂。

京北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亦称钜鹿堂。

阆风堂:宋朝时,舒岳祥任承直郎。宋朝灭亡后,避居奉化,不做元朝的官,读书于阆风台,著有《阆风集》二百余卷传世。

一、shū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澄海,云南之河口、陇川,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傣、侗、土家、傈僳、锡伯、赫哲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潜夫论》注云:“系出任氏,黄帝后。”

2、郑樵注云:“亦曰舒鸠氏,子爵,偃姓,皋陶之后也。舒子平,僖三年为徐所灭,其后复立。襄二十一年,舒鸠子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今庐州舒城,本旧名也,其地在楚徐之间,故为二国所灭。或言:舒之种类多,舒子平与舒鸠子自是二国,故舒城西有龙舒;或曰:舒有五名: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望出钜鹿。”其《总论·别族》则云:“舒氏之族见于当时者,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六曰舒鲍。”

3、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改为单姓“舒”。见《满族姓氏录》。

4、锡伯族之舒穆尔氏亦改为单姓“舒”,盖取其首音谐以“舒”字而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东汉有舒邵;唐代有舒元舆;清代有舒拉当;当代有舒庆春,满族,系出舒穆禄氏,现代作家,笔名老舍。

二、

舒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6%。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83%。

舒姓起源:

1、系自任姓。黄帝之后任姓之裔有舒氏。

2、周时舒国(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舒县故城),子爵,春秋时徐灭舒子国,子孙以国为氏。

3、清满洲八旗姓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等后均改为舒氏。今满族姓。

4、土家、赫哲等民族均有此姓。

舒姓名人:

舒邵,东汉陈留人,袁术时为阜陵长。

郡望:巨鹿、京兆、庐江。

姓氏源流

一、shū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澄海,云南之河口、陇川,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傣、侗、土家、傈僳、锡伯、赫哲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潜夫论》注云:“系出任氏,黄帝后。”

2、郑樵注云:“亦曰舒鸠氏,子爵,偃姓,皋陶之后也。舒子平,僖三年为徐所灭,其后复立。襄二十一年,舒鸠子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今庐州舒城,本旧名也,其地在楚徐之间,故为二国所灭。或言:舒之种类多,舒子平与舒鸠子自是二国,故舒城西有龙舒;或曰:舒有五名: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望出钜鹿。”其《总论·别族》则云:“舒氏之族见于当时者,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六曰舒鲍。”

3、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改为单姓“舒”。见《满族姓氏录》。

4、锡伯族之舒穆尔氏亦改为单姓“舒”,盖取其首音谐以“舒”字而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东汉有舒邵;唐代有舒元舆;清代有舒拉当;当代有舒庆春,满族,系出舒穆禄氏,现代作家,笔名老舍。

二、

舒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6%。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83%。

舒姓起源:

1、系自任姓。黄帝之后任姓之裔有舒氏。

2、周时舒国(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舒县故城),子爵,春秋时徐灭舒子国,子孙以国为氏。

3、清满洲八旗姓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等后均改为舒氏。今满族姓。

4、土家、赫哲等民族均有此姓。

舒姓名人:

舒邵,东汉陈留人,袁术时为阜陵长。

郡望:巨鹿、京兆、庐江。

堂号

京兆:亦称京兆郡、京兆尹,实际上“京兆”不是一个郡,而是中央政府所在的地域行政大区称谓,“尹”为其太守。西汉太初元年(丁丑,公元前104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三国曹魏文帝黄初元年(庚子,公元220年)改京兆尹为京兆郡,治所在长安(今陕西西安),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至华县一带。曹魏黄初二年(辛丑,公元221年)封皇子礼为秦公,以京兆郡为秦国,曹魏黄初三年又改名为京兆国。魏明帝青龙三年(乙卯,公元235年)封皇子洵为秦王,改京兆国为秦国。齐王(曹芳)正始五年(甲子,公元244年)改为京兆郡,今西安,下属五县,除周至、户县外,均在辖区内。西晋时仍置京兆郡于长安,辖区较三国魏时缩小。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前赵、前秦和后秦、西魏、北周相继建都长安(后秦称常安),均在此设置京兆郡(或尹)。隋、唐两朝均都长安,另建新城。隋朝时期称大兴城。唐高宗永徽四年(癸丑,公元653年)改名长安城,在长安城周围的京畿地区,以雍州为京兆府,置京兆尹。以上称京兆者,均指京师及其附近地区。隋、唐两朝均设京兆尹(郡、府)或雍州,作为郡级建制以统长安、大兴(唐改为万年)等二十余县。唐朝以后,长安城不复为都,发展受到一定影响,但仍不失为一个重要的地方性都会。金、元两朝在陕西置京兆府(路),此“京兆”与建都之地无关,其时辖地在今陕西秦岭以北、西安市以东、渭河以南、华阴以西一带地区。北洋政府改顺天府为京兆地方,府尹为京兆尹,符合金朝以前“京兆”之意。民国政府成立时废黜“京兆”之称。

巨鹿郡:亦称钜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地大破秦朝军队主力。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朝至北魏因袭沿用。汉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平乡县以北及晋县一带。

平阳郡:历史上的平阳郡有二:①即今山西省临汾市。西汉初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平阳县,治所在平阳(今山西临汾)。三国时期曹魏国正始八年(丁卯,公元247年),将河东郡分出一部分与平阳县合并,设置为平阳郡,治所亦在平阳(今山西临汾),其时辖地在今山西藿县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区,境内为司州平阳郡,辖十县。西晋时期仍为平阳郡,辖十二县。西晋永嘉三年(己巳,公元309年)初,匈奴人刘渊自蒲子城(隰县)迁都平阳,称帝建汉,境内属之。东晋时先后属并州、雍州和冀州;北魏时境内为东雍州,辖七郡二十县;北魏神鹿元年(戊辰,公元428年)始筑白马城(今山西临汾),因魏刑白马祭祀天地神灵筑城而名。孝昌二年改置唐州,治所在平阳故城(刘村);北魏建义元年(戊申,公元528年)改称晋州,移治自马城,与郡县同治,沿用至今。②即今山东省邹城市。邹城在春秋战国时期古称平阳,是“邹鲁圣地”,为中国儒学发源地。夏王朝时期属九州徐州之域,秦朝时期开始设置“驺县”,历汉、晋、南北朝,及唐朝初期改“驺”为“邹”,称“邹县”,沿袭至1992年10月,撤县设市,称邹城市。

京北郡:亦称邓城府、邓城县,今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本春秋邓国地,楚文王灭之而有其地。秦昭襄王元年,大良造白起攻楚,取邓,置邓县,属南阳郡。汉因之。更始二年,封王常为邓王。建武三年,岑彭破秦丰兵于邓,进围黎丘。晋曰邓城县,属襄阳郡。太元七年,桓冲伐秦,攻襄阳,苻坚遣苻、慕容垂等救之。军新野,垂军邓城,桓冲退屯沔南。晋末侨置京北郡。刘宋大明末,割襄阳西界为实土,邓县属焉。齐因之。永泰初,魏人取沔北五郡,崔慧景等驰救,大败于邓城。既而魏主宏攻围邓城,齐将曹虎拒守,经月不下。梁承圣三年,西魏宇文泰遣于谨等攻江陵,军至樊、邓,梁王?率众会之。后周时,邓城县废。唐武德三年,以王世充兄子弘烈据襄阳,遣李大亮安抚樊邓,以图襄阳。大亮遂自邓城攻拔樊城。贞元末,移临汉县治古邓城,遂为邓城县,仍属襄州。乾宁五年,朱全忠侵忠义帅赵匡凝,败襄州兵于邓城。宋亦为邓城县。元朝时期省废。今为邓城镇。《南北对境图》:自邓城南过新河至樊城。《一统志》:邓城旁近有牛首、安阳、古城、红崖、白河、沙河、渔浦、新城、淳河、滚河十城。蒙古围襄阳,分筑诸城于要津,以绝粮援。故址尚存。又《元和志》:邓塞故城,在临汉县东南二十二里,南临宛口,阻一小山,号曰邓塞。孙坚破黄祖于此山下,魏常于此治舟舰以伐吴。陆士衡《辨亡论》:魏氏浮邓塞之舟,下汉阴之众。谓此也。《水经注》:邓塞者,邓城东南小山,淯水经其东。王氏曰:此为古邓国。宋庆元二年,襄阳守臣程九万请筑邓城堰,以防金兵冲突,遂为农田灌溉之利。邓城在府东北十二里,古邓子国。《左传》桓九年,楚师围,即此。《寰宇记》:城,在邓城南八里。晋置县,属襄阳郡,后废,归入襄阳。

京兆堂:以望立堂。

虞江堂:以望立堂。

平阳堂:以望立堂。

紫阳堂:以望立堂。

京北堂:以望立堂。

巨鹿堂:以望立堂,亦称钜鹿堂。

阆风堂:宋朝时,舒岳祥任承直郎。宋朝灭亡后,避居奉化,不做元朝的官,读书于阆风台,著有《阆风集》二百余卷传世。

一、shū

现行较罕见姓氏。分布很广:今北京,河北之固安,山东之平邑,山西之太原,内蒙古之乌海,湖北之监利,江西之崇仁,广东之澄海,云南之河口、陇川,广西之田林,四川之合江等地均有。汉、满、傣、侗、土家、傈僳、锡伯、赫哲等多个民族有此姓。《郑通志·氏族略》收载。其源不一:

1、《姓氏考略》据《潜夫论》注云:“系出任氏,黄帝后。”

2、郑樵注云:“亦曰舒鸠氏,子爵,偃姓,皋陶之后也。舒子平,僖三年为徐所灭,其后复立。襄二十一年,舒鸠子为楚所灭,子孙以国为氏。今庐州舒城,本旧名也,其地在楚徐之间,故为二国所灭。或言:舒之种类多,舒子平与舒鸠子自是二国,故舒城西有龙舒;或曰:舒有五名: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望出钜鹿。”其《总论·别族》则云:“舒氏之族见于当时者,一曰舒、二曰群舒、三曰舒蓼、四曰舒庸、五曰舒鸠、六曰舒鲍。”

3、为清代满族姓氏所改。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改为单姓“舒”。见《满族姓氏录》。

4、锡伯族之舒穆尔氏亦改为单姓“舒”,盖取其首音谐以“舒”字而为姓。见《中国人的姓名·锡伯族》。东汉有舒邵;唐代有舒元舆;清代有舒拉当;当代有舒庆春,满族,系出舒穆禄氏,现代作家,笔名老舍。

二、

舒姓分布:分布较广,约占全国汉族人口0.076%。尤以四川、湖南、江西、湖北等省多此姓,4省舒姓约占全国汉族舒姓人口83%。

舒姓起源:

1、系自任姓。黄帝之后任姓之裔有舒氏。

2、周时舒国(故城在今安徽庐江西舒县故城),子爵,春秋时徐灭舒子国,子孙以国为氏。

3、清满洲八旗姓舒穆禄氏、舒舒觉罗氏、舒佳氏等后均改为舒氏。今满族姓。

4、土家、赫哲等民族均有此姓。

舒姓名人:

舒邵,东汉陈留人,袁术时为阜陵长。

郡望:巨鹿、京兆、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