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jìn ]

读音:jìn

拼音:jin

简繁:近

五笔:RPK

五行:木

部外:暂无

五笔:RPK

笔画:7画

吉凶:吉

仓颉:YHML

结构:半包围

郑码:PDW

四角:32302

区位:2992

统一码:8FD1

异体字:?,?,?,?,?

英汉互译:near,close,approach,intimate

笔顺:撇、撇、横、竖、点、横折折撇、捺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599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近姓主要源自:子姓。

近姓近姓起源一

周武王姬发灭商纣之后,将商纣王的京都沬地(今河南淇县)分而为三:北为邶(今河南汤阴),南为鄘(今河南汲县),东为卫(今河南淇县)。之后,封纣王之子武庚禄父于邶(今河南汤阴),称殷侯。周武王并派他的三个弟弟管叔(姬鲜)、蔡叔(姬度)、霍叔(姬处)分别驻守这三个地方,以监督武庚,号为“三监”。周武王逝世后,由于儿子周成王姬诵还年幼,只有十三岁,于是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召公(姬奭)辅助周成王掌管国家大事,实际上是代理天子的职权。历史上通常不称姬旦的名字,只叫他周公。

周公的封地在鲁(今山东曲阜),由于他要留在京城处理政事,不能到封地去,于是就派儿子姬伯禽代他到鲁国去做国君。伯禽临走的时候,问父亲有什么嘱咐。周公说:“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当今天子的叔叔,你说我的地位怎么样?”姬伯禽说:“那自然是很高的了。”周公说:“对呀!我的地位确实很高,但是我每次洗头发的时候,一碰到急事,就马上停止洗发,把头发握在手里去办事;每次吃饭的时候,听说有人求见,我就把来不及咽下的饭菜吐出来,去接见那些求见的人。我这样做,还怕天下的人才不肯到我这儿来呢。你到了鲁国,不过是个国君,可不能骄傲啊!”姬伯禽连连点头,表示一定记住父亲的教导。周公尽心尽意辅助成王,管理国事,可是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却不满意兄长执政,在外面四处造谣,说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夺王位!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虽然被封为殷侯,但是受到周王朝的监视,觉得很不自由,巴不得新建立的周王朝发生内乱,以便乘机重新恢复他的殷商王位,于是就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气,联络了一批殷商的旧贵族,还煽动东夷中几个部落,闹起叛乱来。武庚禄父和管叔等人制造的谣言,闹得镐京也沸沸扬扬,连召公奭听了也怀疑起来。当时的周成王年小不大懂事,更闹不清是真是假,对这位辅助他的叔父也有点信不过。周公心里很难过,他首先向召公奭披肝沥胆地谈了一次话,告诉召公奭,他绝没有任何野心,要召公奭顾全大局,不要轻信谣言。召公奭被他这番诚恳的话感动,消除了误会,重新和周公合作。周公在安定了内部之后,毅然调动大军,亲自领军东征。这时候,东方的几个部落淮夷、徐戎等,都配合武庚蠢蠢欲动。周公下命令给太公望,授权给他:各国诸侯,凡有不服周王朝的,都由太公望征讨。这样,由太公望控制了东方,他自己则全力对付武庚禄父。苦战了三年的工夫,周公终于平定了武庚禄父的叛乱,并把带头叛乱的武庚禄父杀了。管叔一看武庚禄父已经失败,自己觉得没有面目见哥哥和侄儿,就上吊自杀了。周公平定了叛乱,把霍叔革了职,对蔡叔办了一个充军的罪。在周公的东征过程中,一大批原商朝的贵族都成了俘虏。由于他们反抗周王朝的统治,所以周公称他们为“顽民”。周公觉得让这批人留在原地不大放心,同时又觉得镐京在西边,要控制东部的广大中原地区很不方便,就在东方新建了一座都城,叫做洛邑(今河南洛阳),之后把商朝的“顽民”们都迁到那里,派兵监视他们。从此,周王朝就有了两座都城:西部是镐京,又叫宗周;东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周公辅助周成王执政了七年,总算把周王朝的统治巩固下来,他还为周王朝制订了一整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满二十岁的时候,周公把政权交还给了周成王。从周成王到他的儿子周康王姬钊两代人,前后约五十来年(公元前1103~前1053年),是周王朝最强盛和统一的时期,历史上叫做“成康之治”。周公征灭武庚后,将商王朝前帝乙的另一个儿子微子启(纣王庶兄)封于宋地(今河南商丘睢阳区),为周之宾,代为看管殷商遗民。

宋国传三十二世之后,在周郝王姬延二十九年(宋君子偃四十三年,公元前286年)被齐、魏、楚三国共灭,三分其地。其后,微子启的后裔中有人迁逃至所邑落居,故址在今陕西省宝鸡岐山县一带,其后裔子孙中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所氏。在古代,“近”、“所”二字通假,以后就称其为近氏,世代相传至今。

近姓近姓起源二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末期大臣、朝鲜国缔造者箕子,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箕子,本名胥余,因封国于箕(今山西太谷县),爵为子,故称箕子。箕子与纣同姓,是殷商贵族,性耿直,有才能,在纣朝内任太师辅朝政。箕子佐政时,见纣王进餐必用象箸,感纣甚奢,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杯,为杯,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后纣愈奢靡,旦夕酒作乐而不理政。箕子屡谏纣不听。有人劝箕子离去,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悦于民,吾不忍也”。于是箕子便披发佯狂为奴,随隐而鼓琴以自悲。纣王见此,以为箕子真疯而囚禁之。

周武王灭商建周后,命召公奭释放箕子,并向箕子询治国之道。箕子不愿作周朝的顺民,带领遗老故旧一大批人从今胶州湾东渡到朝鲜,创立了箕子王朝,同去的还有殷商贵族景如松、琴应、南宫修、康侯、鲁启等。后来,箕子路过殷朝歌(今河南淇县),见宫室毁坏荒凉,遍地野生麦黍,心甚伤之,欲哭则不可,欲泣则近于妇人,乃作《麦秀歌》,其诗曰:“麦秀渐渐兮,禾黍油油,彼狡童兮,不与我好兮。”,这里“狡童”系指纣王,意为你那时不听我劝,如今落得这般天地。朝歌原殷民听见,皆动容流涕。箕子其人、箕子朝鲜其事,在国内外学界争论颇多,这之中既有书缺有间的问题,也有观点与方法论的分歧,而后一点更为突显,从而使古朝鲜史的研究成为学界的热点。

史籍《尚书大传·洪范》中记载:周武王灭殷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朝鲜侯国正式成立。其受封之地即今天的朝鲜平壤。史籍《三国遗事》中记载:“箕子都平壤城(今西京)。”箕子朝鲜的历史延续千余年,直到西汉时期被燕国人卫满所灭,建立了卫满朝鲜。箕子朝鲜可以说是朝鲜半岛文明开化之始,据说今之朝鲜民族喜爱白色之民俗即商代尚白之遗风。箕子胥余是殷末著名贤臣,因其品行高尚,被孔子誉为殷之“三仁”之一。因纣王无道,受到政治迫害的箕子率其族人出走朝鲜。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织作技术,还带入了大量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以致于箕子朝鲜被中原誉为“君子之国”。大量中国古代典籍和朝鲜史书的记载与在朝鲜出土的青铜器、陶器以及朝鲜的地面古迹三方面相互印证,都证实了箕子朝鲜的存在。箕子与箕子朝鲜在中国商周古史、中国东北史上占据重要位置。箕子以一个哲学家、政治家、殷商思想文化的代表、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的代表出现在中国历史、中国思想文化史上。其学问、其人品、其影响长时期以来没有得到应有的评说,这本是不应该发生的事。箕子作为中华第一哲人,在商周政权交替与历史大动荡的时代中,因其道之不得行,其志之不得遂,“违衰殷之运,走之朝鲜”,建立东方君子国,其流风遗韵,至今犹存。

今朝鲜平壤有箕子陵,是其遗迹。唐朝时期,在朝歌南关建箕子庙,文学家柳宗元为其写了碑文,今依然存在。明朝正德年间,在南门内路西建有“三仁祠”,以祀其位,遗址尚存。自古以来,中朝两国人民都珍视这一有据可查的史实。在朝鲜有自己的历史记载以来,或者说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朝鲜、韩国的史书、教科书都沿袭了这一历史学说。在朝鲜《三国史志》中记载:当时朝鲜半岛有如罴县,后在高句丽国时改为所邑豆县,亦称朔邑、近邑,后在唐朝末年移其县于东北,后称松林县。民国时其县治在吉林与哈尔滨之间,九一八事变期间,驻扎在松林县的东北军三○五团全体官兵不甘沦丧,抗战到底。其住民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所氏,亦称近氏。

近姓近姓起源三

源于女真族,出自十六国时期代王拓拔·什翼犍属下近侍,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近侍,为东晋咸康五年(鲜卑代王拓拔·什翼犍建国二年,公元339年)所设置的官位,掌管侍直禁中,负责传宣诏命。在鲜卑拓拔部所建代国中为近侍者,皆选诸部大人及豪门子弟中仪貌端严、机辨才干者充任,专职掌管侍从、承发敕令与转进奏帖。

在近侍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汉化姓氏,称近氏,世代相传至今。

近姓近姓起源四

源于契丹族,出自辽国时期官署近侍局,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辽国时期,设有一种官署,为大辽宫廷侍御机构,属官有近侍直长、近侍等官职。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完颜旻)在宋徽宗赵佶宣和七年(辽天祚帝耶律·延禧保大五年,金天会三年,公元1125年)推翻了辽国统治后,建立了金国政权。金国传至第六位皇帝金章宗完颜·麻达葛泰和八年(完颜璟,公元1208年),设置了近侍局,隶属殿前都点检司所辖,属官有近侍局提点、近侍使、近侍副使、近侍直长、近侍、奉御等官位,专职掌管侍从、承发敕令与转进奏帖等内廷之事。

在近侍局内诸官的后裔子孙中,多有以先祖官职称谓为汉化姓氏者,称近氏,世代相传至今。

近氏是一个多源流的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名列第一千六百十一位,以渤海、辽东为郡望。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渤海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jì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路史》云:“微子后有近氏。”此当系出子姓。宋代有近腻。

二、

近姓分布:上海、四川成都、河南洛宁、河北隆化、山东新泰、台湾台北、北京房山等地均有此姓。

近姓起源: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近氏,见《路史》。亦见《姓苑》。

历史名人

郡望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渤海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jì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路史》云:“微子后有近氏。”此当系出子姓。宋代有近腻。

二、

近姓分布:上海、四川成都、河南洛宁、河北隆化、山东新泰、台湾台北、北京房山等地均有此姓。

近姓起源: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近氏,见《路史》。亦见《姓苑》。

姓氏源流

一、jì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路史》云:“微子后有近氏。”此当系出子姓。宋代有近腻。

二、

近姓分布:上海、四川成都、河南洛宁、河北隆化、山东新泰、台湾台北、北京房山等地均有此姓。

近姓起源: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近氏,见《路史》。亦见《姓苑》。

堂号

渤海郡:历史上的渤海郡在地域上有两个称谓,另一为渤海国。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其时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国。渤海国地跨乌苏里江两岸,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的渤海湾沿岸一带。后唐同光四年(丙戌,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辽东郡:在中国历史上,“辽东”这个称谓有四重意思:①郡、国名,战国时期燕国置郡,洽所在襄平(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大凌河以东一带地区;西晋时期改为国;十六国时期的后燕末地入东海郡;北燕时期又复置辽东郡于今辽宁省西部一带地区;北齐时期废黜;到东汉安帝时分辽东、辽西两郡地置辽东属国都尉,治所在昌黎(今义县),其时辖地在今辽宁省西部大凌河中下游一带;三国时期的曹魏改为昌黎郡。②都司名,明朝洪武四年(辛亥,公元1371年)置定辽都卫,明朝洪武八年(乙卯,公元1375年)改为辽东都司,治所在定辽中卫(今辽宁辽阳),其时辖地为今辽宁省大部地区;自明正统后期因兀良哈诸族南移,渐失辽河套(今辽河中游两岸地);从明朝天启元年~崇祯十五年(公元1621~1642年)期间,全境为后金(清)所并。③军镇名,明朝“九边”之一,相当于辽东都司的辖境,主要是镇守总兵官驻广宁(今辽宁北镇),明朝隆庆元年(丁卯,公元1567年)后冬季则移驻辽阳(今辽宁辽阳);明朝末期废黜。④地区名,泛指辽河以东地区。

渤海堂:以望立堂。

辽东堂:以望立堂。

一、jìn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四川之成都、山西之阳泉等地有分布。《中文大字典》转引《姓苑》收载;《姓氏考略》亦收,其注引《路史》云:“微子后有近氏。”此当系出子姓。宋代有近腻。

二、

近姓分布:上海、四川成都、河南洛宁、河北隆化、山东新泰、台湾台北、北京房山等地均有此姓。

近姓起源:春秋时宋微子之后有近氏,见《路史》。亦见《姓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