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学习网 -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首页 > 百家姓

[ fú,fù ]

读音:fú,fù

拼音:fu,fu

简繁:洑

五笔:IWDY

五行:暂无

部外:暂无

五笔:IWDY

笔画:9画

吉凶:暂无

仓颉:EOIK

结构:左中右

郑码:VNGS

四角:33184

区位:暂无

统一码:6D11

异体字:汱,澓

英汉互译:whirlpool,undercurrent

笔顺:点、点、提、撇、竖、横、撇、捺、点

笔顺演示

王由三横一竖构成,三横代表天、地、人,一竖贯通天、地、人,这就是天、地、人都要归“王”管的不二哲学。上古时期夏、商、周三代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王”作为姓氏即来源于“王”这个至尊之位;东周时期的姬晋为王姓始祖。

百家姓排名

时间排名时间排名时间排名
最新11562018年2014年
2013年2007年2006年
1995年1987年1982年
明朝元朝宋朝
北宋

内容来源于:www.tangqie.com

起源

洑姓主要源自:姬姓、虞姓、芈姓。

洑姓起源一

源于姬姓,出自颛顼的后代濮阳氏,属于以居邑名称字讹为氏。古代有一条河叫濮水,濮水北岸有一块丰饶的地方叫濮阳,在今河南省濮阳市。地在远古时期也叫帝丘,黄帝的孙子颛顼为部落联盟首领时,曾以濮阳为都城;春秋时期卫国国君卫成公姬郑(公元前634~前589年在位)也曾在濮阳定都。世居濮阳地区的住民被称作濮阳氏,其祖先原来是游牧部落,后来内迁到河南、山东交界的今河南省濮水北岸边的濮阳地区,“水之北为阳”,因此这个部落给自己姓氏定为“濮阳”。有人说,是先有濮阳氏,后有濮阳地名。其实,仍然是先地而后姓。据史籍《姓苑》的记载,春秋时期,卫国开国君主卫康叔姬封的后代为世袭大夫,被封于濮邑(今河南濮阳濮城),其后以封地邑名称为姓氏,称濮氏,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但读音仍然作pú(ㄆㄨˊ)。

北宋末年,金兵入关,在濮水之北居住的濮阳氏家族大举内迁,几经迁徙,最终在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东坝一带定居。濮阳氏后来分衍出濮阳氏、濮氏、洑阳氏、洑氏四个主流姓氏,同宗同源,皆大多源出高淳县,其共同特点是仍以濮阳为郡望。

洑姓起源二

源于古百濮国,出自春秋时期濮国,属于以国名字讹为氏。百濮国,是一个比芈姓濮国更加古老的国度,其实是一个部族群体,位置在今云南省南部,国民就是百濮族人。百濮,是古代西南地区一些古老民族的统称,在汉史种皆称“濮人”或“卜人”。古代的百濮族人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最早见于典籍《尚书·牧誓》的记载,那里记述了百濮人曾参加了周武王姬发领导的“伐纣会盟”。司马迁在史籍《史记·周本纪》中记载,周武王在公元前1122年(一说公元前1066年,待考)率南方八个诸侯国联盟军讨伐商纣王,这八国即庸、蜀、羌、鬓、微、卢、彭、濮这八个部族,其濮部落中的鬓族、濮族均居于云贵高原,鬓族主要分布在今牟定县一带,而濮族则分布面很广,在周、秦时期被明确称之为“百濮”。百濮的后裔分支很多,历代称呼有朴子、朴子蛮、布朗、蒲蛮、古刘、哈瓦、德昂(崩龙)等等。据史籍《华阳国志》的记载,古代越嶲郡会无一带(今四川会理)为百濮族人的世居地之一,留有“濮人冢”,即今著名的“安宁河大石墓”。实际上,春秋、战国时期的百濮族人,主要居住于今云南、贵州、四川至江汉流域以西一带,是今天操持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彝族和哈尼族以及土家族、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的苗族、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的布朗族、南亚语系·佤德昂语支的佤族和德昂族、汉藏语系·语族语支至今未定的仡佬族、以及部分汉藏语系·壮侗语族的傣族(泰族)、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等诸多少数民族的先民之一。在百濮国灭亡之后,其国人中即以国名“百濮”为姓氏,称濮氏,后亦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百濮国的洑氏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fú(ㄈㄨˊ)。

洑姓起源三

源于地名,出自战国中期楚国安陆县住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在湖北省安陆市北部十公里处有一个不大的港湾,名曰洑水港。为什么这条源头在槎山西,经莲花村、大花村、金家店的小河流,在这里要拐一个回旋湾呢?这还有一段感天地、泣鬼神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槎山脚下住着一户勤劳节俭、心地善良、助人为乐的母子俩:儿子春禾每天上山砍柴,母亲终日在家纺纱,母子俩相依为命。那时,从槎山至洑水港一片川地,三十多里的路段都是山岭、丘陵地带,没有河流、港汊。农民种下庄稼,全靠老天爷发善心赐给一个风调雨顺的好年景。可是老天爷常常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苗半枯焦”的连续干旱,粮食颗粒无收,吃水要到十里外的府河边上去挑。这年,又是地皮龟裂,庄稼无收的灾年,人们只得出外乞讨过日。春禾是个孝子,他让老母坐在家里,自己去走村串户地讨一口半碗带回家供养母亲。一日,春禾出门乞讨一整天只讨到一个菜饼子,自己又累又饿,怎么也舍不得吃,却要带回家给老母亲充饥。当他走到槎山脚下时,发现路边有一位因为饥渴而晕倒在地的白胡子老爷爷,就把菜饼子给了他老人家。老爷爷吃了菜饼子后,就渐渐的有了精神,对他说:“槎山西边有一颗龙泉珠,你挖出来可以卖得万两金子,你和母亲一辈子吃穿不愁。但是你要切记,千万不要把龙珠含在嘴里,不然你就会变成一条行云吐雨的蛟龙——凡是途经之地就会辟出一条河流。从此你再也变不回人的模样了。”说完,白胡子老爷爷化作一道银光冲天而去。春禾将龙泉宝珠挖出来后带回家中。老母亲故意问他怎样处理这颗宝珠?春禾回答说:“如果吞下宝珠后,真的能够变成辟河引水的蛟龙,孩儿我愿意牺牲自己为民造福。”老母亲说:“我儿此言正合娘的心意……”春禾不等母亲把话说完,就一口将龙泉宝珠吞进了肚子里。刹时间春禾就变成了一条蛟龙,紧接着他就一直贴着地面往前行,随之他身后就出现一条涓涓的河流。此时恰逢观音菩萨和百花仙子西巡,见春禾如此牺牲自己为民造福,就为他撒下片片莲花瓣添异彩,百花仙子也为他抛下朵朵大丽花壮行色。春禾的母亲见儿子变成了开辟河流的蛟龙向东南方游去,一时难舍骨肉之情,就跟在他身后“儿啊!儿啊!”地追着哭喊。当她老人家追出离家门三十多里的地方的时候,就再也跑不动了,倒在了地上。变成龙的儿子见老娘倒在地上,就心痛地扭转身拐了一个湾,回头看了母亲一眼,便又依依不舍地沿途而下,直至行到滔滔溳水河后,才又顺流而下入东海。人们为感谢为民辟河造福的春禾,就把观音老母为他撒莲花瓣的地方叫作“莲花村”;把百花仙子为他抛大丽花的地方叫作“大花村”;把他转身回头看母亲时,至使河水回流的地方叫“洑水”。居住在那一带的人民,为追念舍己为人的春禾,纷纷就以“洑水”为姓氏,称洑氏,读音作fú(ㄈㄨˊ)。

后世的人们在那里建港泊船经商,就叫它为“洑水港”,名扬四方。再后来到了唐朝时期,那里的洑水养育出了一个名垂千古的著名人物,他的名号叫作“诗仙李白”。唐玄宗李隆基开元~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将该地命名为洑水港店,今称洑水镇。

洑姓起源四

源于虞姓,出自虞舜之子姚散的封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虞舜(姚舜)为炎黄部落联盟首领时,将他的儿子姚散封于濮地(今河南濮阳),其后代遂以地名为姓,称濮氏,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洑氏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pú(ㄆㄨˊ)。

洑姓起源五

源于高阳氏,出自颛顼裔孙陆终后代的居住地,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颛顼帝裔孙陆终之后,有居于濮地(今河南城濮)者,其后以地名为姓氏,称濮氏,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洑氏亦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亦作pú(ㄆㄨˊ)。

洑姓起源六

源于芈姓,出自春秋时期濮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籍《路史》的记载,周朝时期楚国有一个附庸的濮国,其政治文化中心在濮(今湖北石首)。濮国,是春秋到战国时期,楚国贵族熊氏后人有被封居在今湖北省的荆州市石首一带者,建立了濮国,辖境包括了今川东、鄂西一带,其国人时称“濮人”,后多以国名“濮”为姓氏,称濮氏,后有人省改笔画讹简为同音字“洑”为姓氏,称洑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濮国的洑氏为古老的姓氏之一,姓氏读音作fú(ㄈㄨˊ)。

洑氏大多是濮氏的姓氏白化字,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群体,但在今中国大陆的姓氏排行榜上未列入百家姓前三千位,在台湾省则没有。洑氏一族人口虽然稀少,但在历史上的分迁地域却十分广泛,与濮氏一样,以濮阳、鲁郡、安陆、无锡、博陵、平陵、广平为郡望。

今湖南省的永州市,安徽省的舒城市,江苏省的南京市溧水区,四川省的自贡市、内江市威远县,湖北省的安陆市,浙江省的杭州市桐庐县等地,均有洑氏族人零星分布。

鲁郡:秦朝时期以曲阜为鲁县,汉朝改薛郡为鲁国,治鲁县。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南北朝大的北齐改为任城郡。隋朝时期也设有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继又恢复曲阜原名。唐朝有兖州鲁郡,虽辖有曲阜一地,但治所均在兖州。

安陆郡:安陆置县始于战国中期。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孝武建元年(公元454年)置安陆郡。唐朝时期改郡为州。宋朝时期改州为府。明、清两朝时期为德安府安陆县,辛亥革命以后归属江汉道。1949年属湖北省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属孝感地区。1987年9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陆县,设立安陆市(县级)。以原安陆县的行政区域为安陆市的行政区域。

无锡县: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平陵郡:汉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晋朝时期改为平陵县,属于青州济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部一带地区。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濮阳堂:以望立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东鲁堂。

安陆堂:以望立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新余、崇仁,浙江之椒江、嵊县,山西之大同、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按:“洑”乃水名,江苏有洑溪,在宜兴;湖南有洑水,在宁远。居此者或以水名为氏。《姓氏词典》音fù,不从。)

二、

洑姓分布:浙江萧山、江苏高淳,武进、上海嘉定、安徽淮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综合:源出不详,疑即濮姓。见《新编千家姓》。

历史名人

郡望

鲁郡:秦朝时期以曲阜为鲁县,汉朝改薛郡为鲁国,治鲁县。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南北朝大的北齐改为任城郡。隋朝时期也设有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继又恢复曲阜原名。唐朝有兖州鲁郡,虽辖有曲阜一地,但治所均在兖州。

安陆郡:安陆置县始于战国中期。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孝武建元年(公元454年)置安陆郡。唐朝时期改郡为州。宋朝时期改州为府。明、清两朝时期为德安府安陆县,辛亥革命以后归属江汉道。1949年属湖北省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属孝感地区。1987年9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陆县,设立安陆市(县级)。以原安陆县的行政区域为安陆市的行政区域。

无锡县: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平陵郡:汉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晋朝时期改为平陵县,属于青州济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部一带地区。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濮阳堂:以望立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东鲁堂。

安陆堂:以望立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新余、崇仁,浙江之椒江、嵊县,山西之大同、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按:“洑”乃水名,江苏有洑溪,在宜兴;湖南有洑水,在宁远。居此者或以水名为氏。《姓氏词典》音fù,不从。)

二、

洑姓分布:浙江萧山、江苏高淳,武进、上海嘉定、安徽淮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综合:源出不详,疑即濮姓。见《新编千家姓》。

姓氏源流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新余、崇仁,浙江之椒江、嵊县,山西之大同、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按:“洑”乃水名,江苏有洑溪,在宜兴;湖南有洑水,在宁远。居此者或以水名为氏。《姓氏词典》音fù,不从。)

二、

洑姓分布:浙江萧山、江苏高淳,武进、上海嘉定、安徽淮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综合:源出不详,疑即濮姓。见《新编千家姓》。

堂号

鲁郡:秦朝时期以曲阜为鲁县,汉朝改薛郡为鲁国,治鲁县。晋朝时期改为鲁郡。南北朝大的北齐改为任城郡。隋朝时期也设有鲁州鲁郡,改鲁县为汶阳,继又恢复曲阜原名。唐朝有兖州鲁郡,虽辖有曲阜一地,但治所均在兖州。

安陆郡:安陆置县始于战国中期。南北朝时期的宋国孝武建元年(公元454年)置安陆郡。唐朝时期改郡为州。宋朝时期改州为府。明、清两朝时期为德安府安陆县,辛亥革命以后归属江汉道。1949年属湖北省孝感专区,1959年属武汉市,1961年复属孝感专区,1970年属孝感地区。1987年9月4日,国务院批准撤销安陆县,设立安陆市(县级)。以原安陆县的行政区域为安陆市的行政区域。

无锡县:无锡始于西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建县,属会稽郡。三国时期,孙吴废无锡县,分无锡县以西为屯田,置毗陵典农校尉。西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复置无锡县,属毗陵郡。元朝元贞元年(公元1295年)升无锡为州,属江浙行中书省常州路。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又降州为县,属中书省常州府。清朝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分无锡县为无锡、金匮两县,均属常州府。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两县仍合而为一,复称无锡县,属苏常道。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无锡县直属江苏省。1949年4月23日无锡解放后,分无锡县为无锡市、无锡县,无锡市直属苏南区。1953年建江苏省,无锡市为省辖市。1983年3月1日实行市管县体制,无锡市辖江阴、无锡、宜兴三县。1987年4月、1988年3月、1995年6月江阴、宜兴、无锡先后撤县设市。2001年1月,撤锡山市(原无锡县)设锡山区、惠山区。

博陵郡:东汉本初元年置县,治所在博陵(今河北蠡县)。东汉建安末期改为博陵郡。三国时期曹魏正始三年重新改为博陆县。西晋时期改置为博陵国,治所在安平(今河北安平),其时辖地在瀛州、深州境,即今河北安平、深县、饶阳、安国等一带地区。南北朝时期北魏又改为博陵郡。隋、唐两朝时期有定州博陵郡,但并非晋朝时期的博陵旧地,而是在今河北定县一带地区。

平陵郡:汉朝时期置郡,其时辖地在今山西文水县东一带。晋朝时期改为平陵县,属于青州济南郡,其时辖地在今山东省历城县东部一带地区。

广平郡:汉景帝刘启中元元年(壬辰,公元前149年)分邯郸郡置郡,是由邯郸郡分置,治所在广平(今河北鸡泽),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西北、肥乡东北一部分地区,后改为广平国。东汉时期废其郡并入巨鹿郡。三国时期曹魏明帝曹睿太和元年(丁未,公元227年)复置广平郡,辖境有所扩大。广平郡在隋朝文帝杨坚开皇初年(壬寅,公元582年)被废黜。

濮阳堂:以望立堂。

鲁郡堂:以望立堂,亦称东鲁堂。

安陆堂:以望立堂。

无锡堂:以望立堂。

博陵堂:以望立堂。

平陵堂:以望立堂。

广平堂:以望立堂。

一、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上海之松江,江西之新余、崇仁,浙江之椒江、嵊县,山西之大同、长治等地均有分布。汉族姓氏。《新编千家姓》亦收载。(按:“洑”乃水名,江苏有洑溪,在宜兴;湖南有洑水,在宁远。居此者或以水名为氏。《姓氏词典》音fù,不从。)

二、

洑姓分布:浙江萧山、江苏高淳,武进、上海嘉定、安徽淮南、北京等地均有此姓。

综合:源出不详,疑即濮姓。见《新编千家姓》。

[ 洑 ]字的同音字 - [ fu,fu ]